close

  

 998102_390275617772590_23910402_n  

↑因為受傷才曉得自己有多喜歡跑步,好懷念可以自在跑步的時候啊~

 對我來說,跑步是一種學習,對身體的認識,尤其最近受傷,更想找出原因所在,想在比賽日前盡早恢復(但這樣急迫的希望復原卻讓情況一直無法好轉);先來說說發生的狀況,時間回到一個半月前,我在為初馬做準備,前一天跑完河濱25K LSD,隔天早上又練跑貓空,結果在下坡路段時,覺得膝蓋外側有點緊繃,沒過多久,連走路都有問題,只要膝蓋稍微彎曲就痛得要命,後來在網路搜尋才曉得,這是髂脛束症候群(ITBS),也就是俗稱的跑者膝。部位與症狀可以看這裡

 其實一年前有過類似的受傷經驗,只是那時沒報比賽,一個月幾乎沒什麼跑,加上深蹲訓練,就莫名地好了….這次休息一週加上超音波物理治療(藉由超音波來達到深層組織的熱療),想說走路都沒問題,來跑跑看好了,很逞強地去跑葡萄超半馬,結果到1K左右,膝蓋外側開始怪怪的,雖然後來有完賽,但也因此得到了不一樣的受傷位置….(自找)

 後來詢問物理治療師,想當然是得到這種回覆:「一般正常人不會在剛復原的狀態就去跑半馬的啊。」他說因為生活作息沒有不舒服,會讓人誤以為好的差不多,但在原先的壓痛點輕按,還是會感到疼痛,這代表還沒有完全恢復,他建議平常除了可多熱敷外,也必須用漸進式的方式練跑,從短距離1、2K開始,若不痛再逐步增加。

 至於每週六UMT的跑步訓練,自然也變成我最想逃避的課程,一來自己覺得還沒恢復好狀態,再來是看到大家認真的練習,我也好想下場跑,不甘心,卻又無奈。有機會問到潘教練,他說因為平常跑步訓練多為大腿外側肌肉,相形之下內側肌肉顯得較弱,跑步時膝蓋容易被外側肌肉拉過去,所以建議平常要多做大腿肌肉外側的按摩及熱敷,還是可以跑步(果然是國手製造機的回覆啊!),只是要慢慢跑。

 回家後,我開始用滾輪按摩大腿外側及臀部,伸展深層的肌群,第一次滾根本無法超過5組,經過三四次後習慣了,也覺得大腿肌肉沒那麼緊(如何使用滾輪可以參考這裡),過了一週後再練跑,到2-3K時卻還是覺得不舒服,真的超絕望!但因為已經報了田中初馬,不想中斷訓練,便以游泳與NTC來取代大部分的跑步菜單,維持一週6天的運動量,就這樣持續到田中馬前一天,UMT的練跑課程是從至善路到碧山巖前,6K上坡、6K下坡,幾乎只有一開始跑的時候,膝蓋外側感覺不適,2K之後熱身後,不舒服感消失了,也稍減我對隔日挑戰初馬的不安感,想當然,這種自我感覺良好,在初馬的過程,只能用慘不忍睹能形容。

 基本上,我的後半馬只覺得膝蓋外側快.要.撕.裂.了,跑到終點想哭不是感動,而是因為實.在.太.痛.了,硬撐完賽的代價當然是再度進廠保養,不過這次情況更嚴重了,連原先沒事的左腳髕骨下方也開始痛,超音波+熱敷幾天,右膝外側仍有些微不適感,原本以為是不是傷到韌帶,經UMT運動傷害防護員檢查(真心覺得NIKE辦活動超用心,都不曉得原來每堂課都配有運動傷害防護員),她認為應是肌腱發炎(膝蓋外側有一個明顯的壓痛點,加上沒有受到外力衝擊),若傷到韌帶通常連走路都會覺得不舒服,雖然肌腱發炎比起韌帶或骨頭受傷較快復原,但也會因為個人運動習慣而有差異,她建議除了可多做大腿內側、股四頭肌及腿後的肌力訓練,彌補跑步多使用大腿外側肌肉的不足,運動前的暖身與收操也要做足;跑步不是不行,但是要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增加,若一開始不舒服,可以用游泳代替,像蛙式可以訓練大腿內側,浮板踢水也能訓練大腿肌肉。另外,每次運動後,最好在原先壓痛點的地方冰敷15分鐘。總之,漫長的復健是場跟自己比的耐力賽,想要恢復以往的水準,不只必須更努力,也要更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,畢竟,跑步是一輩子的事。

IMG_4330  

人生第一個初馬是在跛腳狀態下完成,真的超狼狽,決定等完全復原再跑一次!

arrow
arrow

    綿羊怪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